不銹鋼圓管矯直機的參數確定簡介
對斜輥矯直機而言,鋼管只有在彎曲及壓扁的條件下才能達到矯直效果。影響鋼管矯直質量的參數為各輥的壓下量、下中間輥的撓度、矯直溫度、鋼管的鋼種、規格及矯直速度等。
矯直輥輥形為近似雙曲線型,矯直輥和鋼管軸線相交成一個交角,所以當鋼管進人矯直機后,管子被矯直機帶動產生螺旋運動同時作多次縱向反復彎曲,因而形成了一般矯直機所不能實現的鋼管軸向對稱矯直。此外,還可以利用輥型的特點,調整矯直輥上、下間距,消除鋼管的橢圓度。由于矯直過程是連續的故具有較高的生產率。矯直輥軸線與鋼管軸線的傾角多在24°-25°間變化,在實際生產中多采用一種矯直輥輥型,通過改變矯直輥傾角辦法來完成不同尺寸規格鋼管的矯直。鋼管尺寸與輥傾角的關系。
不同規格的鋼管應有不同的矯直速度,其大小取決于機組的產量、設備能力和矯直質量。隨著軋制速度的提高,矯直速度也在不斷提高。
鋼的強度隨溫度的提高而降低,而不同的鋼種同一溫度時強度差別也較大,所以,在調整矯直機時,各輥的壓下量及中下輥的撓度因鋼種及矯直溫度的不同而有所區別。例如:Mn系列鋼種Cr-Mo系列鋼種相比,由于Cr-Mo系列鋼種的高溫強度高于Mn系列鋼種,因此,Cr-Mo系列鋼種的壓下量及中下輥的撓度要大于Mn系列鋼種。同樣,低溫或冷矯時壓下量及撓度要大于“熱矯”。也就是說,鋼種、矯直溫度是調整矯直機參數的重要依據。此外,鋼管的規格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,通常的做法是隨著規格的減小壓下量及撓度加大。矯直速度隨著鋼管規格的增大而降低。
另外,各輥的壓下量是不同的,對六輥矯直機而言,前、后輥的壓下量遠小于中間輥。同樣,鋼管與矯直輥的接觸弧線長度要合適,按1/2-3/4輥長進行調整,中輥取上限,前、后輥取下限。
總之,影響鋼管矯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在實際應用中要反復試驗以取得寶貴的實踐經驗,并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鋼管矯直后會出現以下的問題:
(1) 矯直后彎曲度及橢圓度達不到要求,產生的原因和可采取的措施有鋼管矯直前的彎曲度及橢圓度過大,超過了矯直機的能力,可以重復矯直;矯直輥的壓下量及撓度小,可適當增加壓下量或者撓度等;
?。?)鋼管表面出現螺旋壓痕或“矯凹”現象,這是矯直輥的端部與鋼管表面接觸所致,產生的原因是矯直輥的中心線與鋼管的中心線不一致,鋼管偏向一側,鋼管與矯直輥接觸弧過大,使矯直輥端部與鋼管接觸,可通過調整矯直輥的角度使鋼管“對中”、接觸弧長度合理;鋼管“矯方”,即鋼管矯直后其截面不是圓形,而是呈“方形”,產生的原因是壓下量過大造成的,減少中間上輥的壓下量即可解決“矯方”現象。
(責任編輯:admin) |